被大家所稱贊的調車長付湘龍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?記者見到付湘龍,一米七幾的個子,皮膚白皙,腰板挺拔。帥氣的寸頭,看上去顯得格外精神。他言語簡練、聲音宏亮、目光炯炯,笑起來很是爽朗。

早在干制動員的時候,付湘龍就是一個好學、肯琢磨事的人,除了干好制動員本職工作外,他總是喜歡半蹲著身子看牽出車輛的狀況、車鉤、制動性能、關門車等等;喜歡查看股道的停留車輛和存車位置。11年時間里,他成功預防了多次安全事故。回顧自己這么久的調車生涯,付湘龍總結道:“做你應該做的事,盡你應該盡到的責。”的確,這就是調車人,當風雨已成習慣,他們早已學會欣然接受和面對。他這樣告訴記者:“別看我們沒有戰斗在服務旅客的第一線,但我們絕對戰斗和堅守在春運安全第一線!

平時的付湘龍,話不多,待人謙虛,做人低調。為了更好地執行標準化作業,他有他自己的一套。每次下班后總要反思一個班以來的工作過程,尋找其中的不足,總結做得好的地方,然后在下一個班彌補不足,發揚優點。正是這個習慣使他作業中標準用語總是一字不差,讓同事佩服。他回憶:“剛入路那會兒,規章制度條款眾多、專業術語晦澀難懂,起初的那段時間的確很難,但遇阻時,我憶起部隊班長的話‘不管你在哪兒,都要踏實干,要做就要做到最好。’也許是軍人的特質發揮了作用,我下了班回到家還在念叨,妻子還笑我上班‘走了火,入了魔’。”正是他的這種認真精神,帶動和掀起了一股學習調車標準化用語的熱潮。現在,付湘龍所在的調車組,標準化用語和標準化作業渾然一體,運用自如。

調車長的工作不同于連接員,操心的地方多,關注的事項多,什么能干,什么不能干,都要提前預想到,它對協調指揮、統籌安排的要求更高,對于規章制度更要吃細吃準吃熟吃透。工作中,付湘龍根據多年積累的經驗,總結出“多走一步、多看一眼、多問一句、多想一下、多提醒一句”的班中作業方式,有效杜絕了違章發生,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意識,提高了作業效率。都說一年四季色彩斑斕,春天草長鶯飛、夏日陽光絢爛、秋季金風送爽、隆冬大地銀裝。但自從付湘龍從事調車工作以來,對這分明的四季卻有另外一番感受。“春秋兩季風大的時候,‘掛’在車上,眼睛常會進風沙,硌得難受。夏天,站場溫度五六十度,車皮熱得燒手,工作服裹在身上密不透風。冬天,雪中作業腳底打滑,一個夜班下來身上能結一層冰茬兒。”在敘述這些感受的時候,付湘龍總結得很是輕松、簡單。但我們知道“冬練三九、夏練三伏”的鐵路基層工作遠不是這樣的輕描淡寫。

提到英雄、說起先進,我們總會想起那些擁有卓越功勛、頭戴燦爛光環的大拿人物,卻常常忽視那些在踏實勤懇、默默奉獻,不為人知的平凡者。現在、此刻,像付湘龍一樣的普通職工,他們沒有令人艷羨的履歷,也沒有重要的成就功績,但他們卻在各條戰線上仍舊堅守著自己的崗位,在平淡之中演繹著一個又一個的精彩瞬間,詮釋著一段又一段默默無聞的不平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