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國經濟進程中,基礎設施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的落子是需要貫穿;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建設乃至于“一帶一路”,這些國家級戰略的布局是需要融合的。而交通運輸責無旁貸成為搭橋鋪路者。對它們的投資建設保持高水平位置,是改革中需要的硬性投入。”(光明網 3月12號)

“經濟的改革與發展”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恒久不變的熱詞。而鐵路無疑是這盤大棋中最重要的一顆棋子。2015年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將持續發力。鐵路也會在聯通區域經濟共同發展,拉動內需等方面繼續做出重大貢獻,依然充當經濟改革與發展中領頭羊的角色。

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阻礙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,東南沿海一帶經濟發展迅速,中部地區剛剛崛起,西北部發展則緩慢。這種區域發展落差造成了我國宏觀經濟形式和社會的不穩定。在這樣的局面下鐵路自然就擔負起了聯通區域發展,實現優勢互補,促進落后經濟地區趕超的使命。“把全國的經濟發展下成一盤大棋”鐵路對于中國經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。

拉動內需,帶動周邊企業發展。是鐵路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做出的另一重要貢獻。“火車一響,黃金萬兩”鐵路修到哪必將帶動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,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,使鐵路周邊的工業得到快速的發展。同時,國家對鐵路的巨額投資也將大大的拉動全國的內需,刺激經濟的發展。

同時鐵路還是我國經濟的磐石,近年來我國逐年增大對鐵路的投資積極發展高速鐵路,加快拉近城與城之間的距離,進一步促進人才的互聯互通。大力推行走出去戰略,宣揚中國鐵路的同時,也為中國經濟找到了一個新增長點,可以說中國鐵路就是經濟的中流砥柱,為中國經濟的大發展保駕護航。

鐵路“十三五計劃”即將開展,這標志著我們國家將進入一個“大鐵路時代”,如何讓鐵路繼續領跑中國經濟,這需要我們鐵路人不懈的努力,筆者相信,在接下來的日子里,鐵路一定會承載著中國經濟在改革發展的軌道上高歌猛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