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目的、指導原則和適用范圍

1.1 目的

為了認真執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,規范鐵路運輸安全檢查工作,增強安 全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幫助督導鐵路運輸生產單位預防各類行車事故和職工人身 傷亡事故,特制定《鐵路運輸安全生產檢查的基本程序》。

1.2 指導原則

貫徹落實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”的方針,及時發現、解決運輸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 隱患,注重安全檢查實際效果,堅持執法檢查,實行安全檢查負責制。

1.3 適用范圍

“鐵路運輸安全生產檢查的基本程序”適用于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、具有安 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能的鐵路各級安全監察部門和專業技術管理部門,在對鐵路運輸企業進 行安全生產檢查時使用。

2 安全檢查依據

2.1 引用法律和條例
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》,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于 1990年9月7日發布,1991年5月1日起施行。

《鐵路運輸安全保護條例》,國務院1989年8月3日第四十三次常務會議通過,并于 當日發布施行。
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》,九屆全國人大第28次會議通過,2002年6月29日發 布,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。

2.2 引用規章

《鐵路技術管理規程》 (簡稱《技規》),鐵道部第2號部令發布,于2000年5月1日 起施行。

《鐵路行車事故處理規則》,鐵道部第3號部令發布,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。

《鐵路企業傷亡事故處理規則》,鐵道部第7號部令發布,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。 的基本程序2.3 引用標準

《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》 (OAHMS/ILO—2001),國家經貿委2001年第30 號公告。

《重大危險源辯識》 (GB18218—2000),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2000年9月17日發布, 2001年4月1日起實施。

《安全標志》(GB2894—1996),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3月14日發布,1996年10月 1日起實施。

《安全標志使用導則》 (GB16179—1996),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3月14日發布, 1996年10月1日起實施。

2.4 規定和辦法

鐵道部各專業部門及各鐵路局自行制定的安全生產規定和辦法。

3 安全檢查的基本要求

實事求是,勇于負責,堅持原則,秉公執法,執行標準,一絲不茍。

3.1 安全生產檢查組的組成和職責

3.1.1 安全生產檢查組一般由一名組長和若干名組員組成。

3.1.2 安全生產檢查組成員的構成:

(1) 主管部門領導;

(2)安全監督管理人員;

(3)有關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;

(4)其他相關人員。

3.1.3 對檢查組組長資質的要求:

(1)是安全主管部門或管理部門的領導;

(2)具備較強的組織、管理、協調和處理問題的能力;

(3)熟悉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、法規、規章和技術標準;

(4)具有廣泛的相關技術知識和相應的專業技術水平;

(5)善于團結同志共同搞好工作。

3.1.4 組長的職責:

(1)保證有效地完成上級布置的安全檢查任務;

(2)審查安全檢查計劃和審定安全檢查表;

(3)主持檢查前見面會議和檢查后交換意見會議;

(4)負責檢查組分小組并分配檢查任務;

(5)及時組織檢查組內部溝通和與受檢單位溝通;

(6)審核《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》;

(7)組織編寫并上報安全檢查總結報告。

3.1.5 對檢查組組員素質的要求:

(1)具備一定的組織、管理、協調和處理問題的能力;

(2) 了解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;

(3)具有相關的安全管理經驗或相應的安全技術知識;

(4)具有勝任檢查工作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。

3.1.6 組員的職責:

(1)服從組長分配,支持組長工作;

(2)在組長的指導下編寫檢查計劃、選用或編制有關安全檢查表;

(3)獨立完成分工范圍內的安全檢查任務;

(4)在組長的指導下編寫安全檢查總結報告。

3.2 安全檢查計劃和安全檢查表

3.2.1 安全檢查計劃的內容:

(1)檢查的目的和范圍;

(2)檢查的地域和單位;

(3)檢查組組長和組員名單;

(4)檢查日程安排;

(5)安全注意事項;

(6)檢查結果的報告和與受檢單位交換意見的形式。

3.2.2 安全檢查計劃的審批與通知:

(1)將檢查計劃報送組織本次檢查的上級部門審批;

(2)將檢查計劃通知到檢查組組員和受檢單位。

3.2.3 選用有關安全檢查表:

(1)根據受檢單位的行業、專業特點選用合適的安全檢查表;

(2)對于不完全適用的安全檢查表可進行適當修訂;

(3)沒有可選用的安全檢查表時,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其格式自行編制安全檢查表;

(4)修訂或編制的安全檢查表要經組長審核認可后方可使用。

3.2.4 編制安全檢查表的內容要求:

(1)檢查項目和要點;

(2) 檢查對象和人員;

(3)檢查步驟和方法;

(4) 檢查依據和準則;

(5)檢查結果與評語;

(6) 檢查人簽注姓名和時間。

4 實施安全檢查的基本程序

4.1 檢查前雙方見面會議

(1)檢查組組長說明本次檢查的目的、范圍、方法、程序和要求;

(2)受檢單位匯報安全生產工作情況;

(3)受檢單位為各小組選配聯絡人員;

(4)各小組根據分工和受檢對象選用合適的安全檢查表;

(5)受檢單位為檢查組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。

4.2 現場檢查

依照檢查表的內容,確定檢查的場所,并對人員、管理、作業、設備等實施檢查。

4.2.1 現場抽樣檢查或演練:

(1)抽樣檢查主要行車設備質量狀況;

(2)抽樣檢查主要行車崗位人員作業標準的執行情況;

(3)抽樣檢查關鍵崗位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和安全培訓情況;

(4)抽樣檢查關鍵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記錄;

(5)抽樣檢查關鍵崗位的安全技術裝備完好狀態和檢測有效期;

(6)抽樣檢查壓力容器檢驗合格證;

(7)抽樣檢查事故救援預案和關鍵崗位人員是否進行過演練;

(8)必要時進行消防演練或事故救援演練。

4.3 交談、提問和座談會

(1)隨機找人交談和詢問,包括車間負責人、班組長、作業人員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