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的老師——母親
《我的媽媽》這樣的作文,在我上學的時候寫過很多。長大后,再寫有關母親的文章,卻不敢隨意提筆,擔心自己的拙劣的文筆,形容不了母親的在我心中偉岸的形象;怕我幼稚的行文,無法表達我對母親的愛和感恩。
從記事起,印象最深的便是媽媽坐在桌子前學習的模樣,認真專注寫著我看不懂的文字。等我稍大一點,媽媽告訴我那是日文。原來媽媽在上學的時候,有位在他們那教書的老師,精通六國語言,但只教了他們日文的第一冊,就被人接走了,但書已發了三冊。那是媽媽接受的最正規的一段教育,所以媽媽在空閑的時候就會拿出那些書來自學。
作為一個農村婦女,學習就是不務正業,總會聽到別人的閑話,但媽媽在務農之余還是堅持學習。于是,在我小時候便有這么一幅場景,媽媽在學習日語,同時在教我背誦唐詩,我們母女倆成了那個時期農村里少有的景象。
后來,我和姐姐都上學了。為更好的照顧我們,媽媽不得不中斷了學習,一心撲在我們姐倆的學習和生活上。有一次,我在看新聞的時候,聽到了“老年大學”這樣的詞匯,就跑去和媽媽說:“等到我們長大工作了,就把您送到老年大學里去讀書!焙芮宄挠浀脣寢尞敃r笑的很開心,眼里閃爍著從來沒有的光芒,F在想想,那就是幸福的光芒吧。
畢業后,到了離家1500多公里的外地工作,身為一個女孩子,自己成了父母的牽掛,媽媽時常和我通話叮囑我要好好學習,業余時間不要荒廢,要虛懷若谷。
其實,我知道媽媽有個遺憾,就是沒有培養出來一個大學生,每當看到媽媽無奈的表情,我便會安慰她說:“你雖然沒培養出好大學生,但是你教育出了兩個愛讀書的好孩子啊,您不是常跟我們說一個人不管擁多高的學歷,如果沒有好的道德品質,沒有知識,只能是社會的蛀蟲嘛!
去年過年回家,聽表妹說,媽媽又讀起書來了,還是都別人聽不懂的書。我一猜就知道,媽媽又拾起了年輕時學過的日語。雖然因為各種原因,母親沒有讀上老年大學,卻依然沒有放下心中讀書的夢想。
已經年過半百的媽媽,依然在學習,我還有什么懶惰的理由。媽媽啊,媽媽,你是我一生的榜樣,一生的老師。(關文文 范成濤)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、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。
鐵路資訊
- 農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:09
- 這一年,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:09
- 京張“四電”通過初驗08:08
- 鐵路新裝備拉動“公轉鐵”08:07
- 推進安全生產整治有新招08:06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場。